• 丁维龙
    高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主页
  • 性别:男
  • 学位:
  • 毕业院校:
  • 研究机构:计算机网络研究所
  • 邮箱:wlding@zjut.edu.cn
  • 办公地点:
  • 研究方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系统研发
  • 个人简介
  • 科研工作
  • 教学工作
  • 学生培养
  • 个人荣誉
  • 其他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所长。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长期从事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2001.09-2004.06, 在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4.07-至今,在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07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晋升教授,2013.01-2013.12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


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理事;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仿真专委会委员;浙江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副理事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数字技术专题子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10项。通过上述项目的研究,在包括《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Rice Science》、《软件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获得软件著作权和授权技术发明专利20余件,其中包括:《一种用于植物群体虚拟仿真的植株碰撞检测方法,  ZL201810352123.X》、《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植物叶片雾滴沉积量统计方法, ZL201810352100.9》、《一种比较不同植物形态相似度的计算机方法,ZL201310504139.5

   

参与的项目“农业智能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平台研发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农作物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三等奖(2012年度)。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纵向项目主要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株型参数虚拟量测及过程模型参数智能提取的植物三维重建方法”,2016-2019,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水稻仿真中拓扑结构描述模型的规则参数提取方法研究”,2010-2012,主持

[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生长规则智能化提取及三维结构快速重建算法研究”,2006-2007,主持

[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冠层内雾滴沉积与传输过程的模拟与可视化仿真”,2014-2016,主持

[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虚拟模型的水稻种植间距参数优化与稻田封行时间预测”,2018-2020,主持

[6]863计划专题"基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冠层结构与功能的株型模拟及可视化研究",2007-2010,分项负责人,排名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稻冠层雾滴沉积与传输机理的模拟与仿真”,2015-2018,分项负责人,排名2

[8]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项目“基于生长模型的设施蔬菜栽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分项负责人,排名2

[9]省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超高产水稻株型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研发”, 2012-2014, 参与

[10]863高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温室番茄生长建模与智能管理研究及软件开发”,2002-2005,参与

[11]863“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题项目 “农林植物生长模型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2003-2005,参与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据库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及其农业应用系统的研究”,1999-2002,参与


主持的横向项目有:

[1]  组织病理图像肿瘤智能识别算法研究与系统开发[KYY-HX-20210269], 2021-2024,主持人

[2]  医学细胞组织图像癌变部位标注网络系统[KYY-HX-20200351], 2020,主持人

[3]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服务[KYY-HX-20200473], 2020,主持人

[4]  基于虚拟场景的自行车骑行网络系统研发[RJ-[2016]050@], 2019,主持人

[5]  应聘人员诚信查询系统设计与开发[RJ-[2016]045@], 2016,主持人

[6]  百师堂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开发[RJ-[2012]017@],  2012,主持人

近年来,发表视景虚拟仿真和农业智能系统方面的论文60余篇,其中主要论文有:

[1] Ding Wei-long , Zhao Ying-li ,Xin Wei-tao,et al.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of virtual plant growth model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21,191,106470.(JCR 1区,IF=5.494)

[2] Ding Wei-long, Zhu Xiao-jie, Xu bin, et al. The Interactive Modeling Method of Virtual City Scene Based on Building Codes.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21,15(1):74-89. (JCR 4区)

[3] Ding Weilong , Fan Chengcheng, Xu Lifeng , et al.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Plant Spati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Virtual Plant Model and Genetic Algorith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2020,13(1): 146–152. (JCR 2区,IF=2.137)

[4] Ding Wei-long, Xiao Ding,  et al. A Computer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Bicycle Rider's Behavior in a Virtual Riding System.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20,14(3):1026-1042.(JCR 4区

[5] 徐利锋,黄祖胜,杨中柱,丁维龙*. 一种引入多级扰动的混合型粒子群优化算法. 软件学报2019,30(6):1835-1852.

[6]  Ding wei-long, Zang-xinWan, YanXu, Nelson Max. A plant collision detection method for virtual simulation of plant pop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2019,12(6): 156-161. (JCR 2区,IF=2.137)

[7]丁维龙,辛卫涛, 等.一种基于图像视觉特征的植物形态相似度计算方法.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9,24(12): 2255-2266

[8] Ding Wei-long, Xu Li-feng, Wei Yang, Fuli Wu, Zhu De-feng, Zhang Yu-ping, Nelson Max.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to Optimize Phenotypical Traits of Virtual Ric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16, 403(18):59-67.  (JCR 2区,IF=2.374)

[9] Ding Wei-long, Shui-sheng Wu, Nelson Max, Fu-li Wu,Li-feng Xu. Calculation Method of Plant Similarity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Different Plant Feature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387, 2015, pp.136–143.(JCR 2区,IF=2.374)

[10] Ding Weilong, Zhang Yuping, Zhang Qianyuan, et al.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Rice Plant. Rice Science2011, 18(3): 224?230. (JCR 1区,IF=4.226)

[11] DING Wei-long, HU Chen, XU Li-feng, , Nelson Max.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lant Morphology Modeling System Based on Evolutionary Strategy,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vol.361(Part 1):178-187. (EI)

[12] Weilong Ding,Chen Hu,Yuanwei Zhu.Simulating Virtual Plant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L-Systems.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3,v.256,pp.145-153.(EI)

[13] 丁维龙,谢涛,徐利锋,张义凯.基于虚拟模型的水稻冠层叶面积计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192-198.

[14] 丁维龙,金梦杰,罗临风,吴福理,徐利锋,姬广梅,朱德峰.基于虚拟模型的雾滴与叶片的交互行为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17,33(14):40-48.

[15]丁维龙,胡辰,程志君,徐利锋.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植物形态建模智能化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134-141.

[16] 丁维龙,金胡俊. 植物与雨滴实时交互的可视化模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 34(4):877-880

[17] 丁维龙,金胡俊,徐志福,等.外力作用下番茄植株形变的动态模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2, 33(2): 293-297.

[18] 丁维龙,刘畅,张玉屏,等. 基于弯曲变形计算的水稻穗空间形态模拟研究,中国水稻科学,2010,24(3): 309-314

[19]丁维龙,马培良,程志君.基于结构-功能互反馈机制的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与仿真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165-168.

[20] 丁维龙,熊范纶,梁荣华. 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93-197

[21] 丁维龙,熊范纶,张友华. 基于构件的植物三维结构模拟模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 25(9):1624-1627.

[22] 丁维龙, 熊范纶.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Reusable Components for Plant Modeling. 中国科技大学学报, 2003,33(6):742-748

[23] 丁维龙,赵星,熊范纶等. 虚拟植物建模及其软件开发进展.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02,15(4):435-442.

[24] 丁维龙,徐利锋,危扬,高楠.水稻株型优化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仿真学报,2015,27(10):2467-2474.

[25] 徐利锋,Gerhard Buck-Sorlin,丁维龙,等.整合数量遗传信息的水稻虚拟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生物数学学报2017,32(3):376-388.

[26] 吴福理,丁胤, 丁维龙*,谢涛. 基于Leap Motion的虚拟农作物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2016, 32(23): 144-151


获得的技术发明专利(部分):

1、丁维龙,徐岩,陈凯,徐彬,万藏鑫. 一种用于植物群体虚拟仿真的植株碰撞检测方法,  ZL201810352123.X

2、丁维龙,金梦杰,徐岩,徐彬,陈凯,万藏鑫,王华,辛卫涛,薛莉莉. 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植物叶片雾滴沉积量统计方法, ZL201810352100.9

3、丁维龙,徐彬,陈凯,徐岩,金梦杰,万藏鑫,王华,辛卫涛,薛莉莉一种基于建筑规范的城市场景模型布局约束方法, ZL 201810234164.9

4、丁维龙,陈凯,徐岩,徐彬,金梦杰,万臧鑫,王华,辛卫涛,薛莉莉. 一种基于模型的虚拟自行车骑手骑速的计算方法. ZL201810118266.4

5、丁维龙,吴水生,徐利锋. 一种比较不同植物形态相似度的计算机方法, ZL201310504139.5



    曾主讲本科生《面向对象JAVA编程》、《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课程。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曾主讲研究生课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奖励和荣誉:

[1] “农业智能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平台研发及其应用,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排名14

[2] “农业智能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平台研发及其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排名15

[3] “农作物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排名7

[4]  2015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称号

[5]  2017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6]  2021年获得计算机学院“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7]  2020年入选南昌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双百计划”。


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理事;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仿真专委会委员;浙江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副理事长。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Ric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IEEE Acess、农业工程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 


       对学生的要求:求知欲强,勤奋踏实,有钻研精神,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