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公告

关于2020年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通知
作者:cwj 发布日期:2019-06-10 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

2020年度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开始,为做好申报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资格

1. 每位申请人限报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超过2项,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题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表上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

2.主持省科技计划项目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项目负责人,学校不予推荐。

3.承担省软科学项目不按时验收的,经通知催促仍不进入验收程序的,拉入学校限项申报黑名单且扣减其所在学院推荐指标。

4.各单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严格控制申报。

5.鼓励年轻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推荐。根据省科技厅要求,项目负责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应占全校申报数35%以上。

二、申报方式

采取自主申报、限额推荐的方式。省科技厅分配给我校推荐名额共25项,学校将其中19项名额分配给有关学院(单位),由学院(单位)组织推荐,我院推荐名额为06项作为机动名额,由学校科研院组织推荐,有意向的老师可申请。限额推荐名额分配见附件。

三、申报程序

1. 具体方式为登录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www.zjzwfw.gov.cn),服务地点切换为“浙江省”,选择“个人办事”,部门导航中选择“省科技厅”,选择办事事项中的“省级软科学研究计划的评审”,点击“在线办理”,选择个人注册,使用本人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登录系统,将跳转至软科学项目申报系统(注册和登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可咨询0571-8521423785118011)。申请人进行网上申报,经审核通过后,形成有水印标记的项目申请表,打印并上交最后一页签字承诺页1份。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将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表、可行性报告以及项目任务书一并由归口管理部门统一报送至省科技厅。

2.项目推荐。各有关学院(单位)要通过学术委员会评议等方式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评议,按学校下达的推荐名额择优推荐。对超出推荐名额的项目,可提交学校进行组织推荐。

四、时间安排

1、各学院(单位)直接推荐项目722日(周一)下午16点前,网上提交项目申请书;(我院名额为0

2、参加学校推荐的项目,请于715日下午16点前提交可行性报告电子稿及纸质稿一式2份(双面打印),逾期不予受理。

有意向参加学校推荐的老师,除上述申请材料外,请621日(周五)前填写附件中推荐汇总表,发送至婉君邮箱wanjun@zjut.edu.cn告知申报意向,以便提供申报服务。

3、各学院(单位)提交计划项目审批表1份、汇总表1份;纸质申请书最后签字盖章页1份。

五、其他事项

1.项目可行性报告应回避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组成员的具体信息。

2.重点项目申请经费在6万元(含)以上,10万元以下,一般项目申请经费在3-5万元,经费预算参照省科技厅和学校科研经费管理规定。

3.项目的研究期限为2年,2020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从202011日起至20211231日止。

4.联系人:科研院项目办冯 雯 88320515

科技厅通知:http://www.zjkjt.gov.cn/news/node01/detail0101/2019/0101_86604.htm

 

备注:软科学研究计划方向

2020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强省工作导向,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围绕全面实施“一强三高新十联动”的科技新政、建设“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科技创新高地、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应用对策研究,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政策与决策支撑。

(一)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需紧密围绕以下选题进行申报,拟定的申报项目名称应当与以下主题相吻合,项目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每个项目财政经费资助额度610万元。

1.加快“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研究。包括“十四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谋划与战略布局,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推进“三廊两区一带”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之江实验室、城市大脑、移动支付等标志性工程建设的对策措施;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与融合应用创新,实施更为精准有效的全球科技合作,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领域引才育才,完善浙江实验室体系和大科学装置建设等对策研究。

2.加大创新投入的研究。包括推进科技与金融进一步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引领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与探索企业研发财政后补助机制,激发企业投入积极性;高质量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深化推进重点企业研究院、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研发“飞地”,科创金融体系构建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基层最佳实践总结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3.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的研究。包括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有效路径及国内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机制;引导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单打冠军”“隐型冠军”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研究。包括深化“三评”改革,基础研究领域“包干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引进领军人才和重大创新项目(平台)“一事一议制”等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制度的具体落实加快技术市场与专业中介机构培育,进一步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奖励的机制;探索财政科研和并购资金在海外使用的政策;新昌县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评估及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完善与科技创新指数编制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5.优化创新体系与创新环境的研究。包括浙江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创新生态体系的典型案例与经验总结;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分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争创区域科技竞争新优势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高质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杭州、宁波等地和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用人单位引才育才留才机制调研及典型做法总结推广,海外高端科技人才的精准引育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以及深化科技奖励制度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6.科技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研究。包括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攀高,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与“科技进乡村”机制的实质性突破;建设生命健康创新创业园区,加强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服务,推进新药研究开发、细胞治疗技术研究,加速治水、治气等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二)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在以下领域中自由选题申报,每个项目财政经费资助额度35万元。选题范围包括:深化科技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统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及体制机制研究;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创新型企业与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模式与政策研究;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创新方法案例研究;科技伦理、文化与环境建设研究;国内外科技政策跟踪比较以及热点问题研究等。


附件:
关于2020年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通知.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