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于2019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流动站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省一流学科(A 类)、软件工程浙江省一流学科(B 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方向和软件工程方向)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合同金额千万级以上横向项目等重点项目50 余项。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以第一单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科技奖项近10项,在包括IEEE TIP、TIFS、CVPR、AAAI 等国际顶刊顶会发表论文300 余篇。已拥有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学科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21人,共享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教学名师) 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10余人。
①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②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符合流动站、合作导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聘要求。
为适应博士后对各自职业发展的不同规划、满足优秀人才不同需求,因人而异、量身打造,设立了“超级博士后”和“学科博士后”岗位。
①超级博士后(A1型,特别资助)主要面向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且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养高的博士毕业生,进站后主要从事前沿领域或交叉学科等基础研究。
②超级博士后(A2型,联合资助)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地方研究院的建设需要,招收有志于从事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升级的优秀博士毕业生,进站后应全职入驻学校各相关地方研究院。
③学科博士后(B型)各二级单位根据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招收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后人员,作为学校青年人才的重要补充力量。包括B1型(站前师资评价)和B2型(站后师资评价)2个类型。

薪酬待遇:
①博士后在站期间与教师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待遇;
②出站时科研成果优秀或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另有激励考核津贴;
③合作导师可根据博士后在站期间工作情况给予额外津

绿色通道:
①畅通留校通道,直通校内培养体系,全力打造“博士后——青年英才——领军人才”全链条、全周期的职业发展培育平台;
②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③鼓励博士后在站期间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关团队开展科研合作交流,保留学校原有待遇不变。
其他政策:
①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可根据科研情况申请延长;
②博士后进站后,子女户口可随迁,入托、入学享受本校教师同等待遇;出站后配偶和子女户口可按政策随迁。
合作 导师 | 研究 方向 | 拟招收人数 | 对申请人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 |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
|
范菁 | 服务计算 | 1 | 服务计算方向或人工智能方向 | 方珊珊,联系电话:85290525,邮箱:fangss@zjut.edu.cn |
范菁 | 虚拟现实 | 1 | 图形图象或人工智能方向 | 方珊珊,联系电话:85290525,邮箱:fangss@zjut.edu.cn |
梁荣华 | 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 1 | 博士学科为模式识别或图像处理 | 梁荣华,0571-85290071 |
王万良 | 人工智能 | 2 | 计算机、控制、应用数学等专业 | 王万良,0571-85290172 |
朱艺华 | 无源感知网络、无线能量传输与捕获网络 | 1 | (1)具有比较扎实的概率论、随机分析、数学建模等基础; (2)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相关协议; (3)至少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 朱艺华,zhu_china@qq.com, yhzhu@zjut.edu.cn |
朱艺华 | 无线局域网络 | 1 | (1)具有比较扎实的概率论、随机分析、数学建模等基础; (2)了解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3)至少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 朱艺华,zhu_china@qq.com, yhzhu@zjut.edu.cn |
朱艺华 |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 | 1 | (1)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相关协议; (2)至少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 朱艺华,zhu_china@qq.com, yhzhu@zjut.edu.cn |
沈国江 | 交通大数据分析 | 1 | 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应用数学、计算机、交通信息等相关学科毕业 | 沈国江 gjshen1975@zjut.edu.cn |
陈铁明 | 网络安全与数据智能 | 1 | 网络安全研究基础/数据分析基础 | 陈铁明,0571-85290809 |
陈铁明 | 网络安全与数据智能 | 2 | 物联网或网络安全基础 | 陈铁明,0571-85290809 |
陈朋 | 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视频分析和嵌入式系统设计 | 1 | 具有图像视频处理或者机器学习研究背景 | 陈朋,0571-85290115 |
王卫红 | 空间智能计算 | 1 | 博士学科为计算机、控制工程 | 王卫红,13958051985 |
陈胜勇 | 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 | 2 | 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方向 | 陈老师,csy@zjut.edu.cn |
肖刚 | 智能制造 | 2 | 博士学科为智能制造或计算机应用方向 | 程振波,18357133007 |
高飞 | 视频图像大数据 | 2 | 视频图像分析方向 | 高飞,13757169225 |
王丽萍 | 计算智能,深度学习,模式识别 | 1 | 博士学科为计算机、控制工程、嵌入式系统、教育等 | 王老师,13958052258 |
程宏兵 | 区块链、隐私保护 | 1 | 博士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程宏兵,13675876944 |
杨旭华 | 络科学、知识图谱、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 1 | 计算机或控制专业背景 | 杨旭华,13306500323,xhyang@zjut.edu.cn; |
孔祥杰 | 城市计算 | 2 | 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相关领域 | 孔祥杰,xjkong@zjut.edu.cn |
程时伟 | 人机交互、人工智能 | 2 | 博士专业为计算机、电子、自动化、机械等 | 程时伟,057185290034 |
白琮 | 智能多媒体处理 | 3 | 计算机或数学相关专业,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或图像处理相关的研究基础 | 白琮,congbai@zjut.edu.cn |
姚信威 | 智能物联网、群智感知和协作、智能机器人 | 3 | 博士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 | 姚信威,13777840506 |
邱飞岳 | 智能控制,AR/VR,自适应学习 | 2 | 博士学科为计算机、控制工程、嵌入式系统、教育等 | 王老师,13958052258 |
张文安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人机协作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张文安,13588011542 |
何德峰 | 智能驾驶技术 | 1 |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何德峰,*057188320367,hdfzj@zjut.edu.cn |
陈博 | 信息融合、系统安全、数据分析 | 1 | 博士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陈博,15158133007 |
张有兵 | 智能电网及装备,能源互联网 | 1 | 具有电气类、控制类或计算机类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 张有兵,057185290560 |
孙明轩 | 学习系统理论与应用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背景 | 孙明轩,13989801161 |
联 系 人: 方珊珊
联系电话:0571-85290525
电子邮箱: fangss@zjut. edu. cn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88号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计算机学院办公室(计算机楼A414)